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 >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

讓“工匠精神”在當代“魯班精神”的傳承中升華

2019-11-03 09:03:21 AM

建百年精品,樹中設豐碑,繼由CMEC承建的土耳其EREN(1+1)×600MW超臨界燃煤電站項目在2012年12月獲得中國魯班獎(境外工程)后,2015年 11月17日,CMEC承建的“白俄羅斯別列佐夫電站項目再次為CMEC”榮獲2015年度境外工程魯班獎。 


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是我國建設領域工程質量的獎項。創建魯班獎工程是一個系統工程,其過程包含從策劃到竣工驗收等的一系列系統工作,囊括了質量、技術、節能環保、用戶滿意、現場管理等要素。 


此次白俄羅斯別列佐夫聯合循環電站項目榮獲魯班獎,是對CMEC圓滿完成境外工程項目建設的高度褒揚和肯定,是項目組全體人員及相關部門和單位密切合作的結果,對CMEC境外工程項目執行水平的提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。恰逢2016年3月5日,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到的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、柔性化生產,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。魯班獎的獲得這何嘗不是CMEC 對“匠心精神”的完美詮釋。 


魯班精神匠心獨具 


《莊子?達生》中有這樣一則典故:梓慶削木為鐻,鐻成,見者驚猶鬼神。魯侯見而問焉,曰:“子何術以為焉?”意思就是梓慶這個人能夠削刻木頭做成一種叫做鐻的樂器,樂器做成之后,看到的人無不驚嘆精美程度鬼斧神工,這時魯候問他:“你到底是怎么做成這樣得呢?”梓慶回答:“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工匠,哪里有什么高明的技術?只是有一點:我做樂器的時候必定齋戒來靜養心神,當我靜下心來時,我的眼里已不存在江湖與朝廷,外界的干擾全部消失,然后我便踏入森林,觀察各種木料的質地,選擇與鐻外形與體態契合的木料,于是我用一個工匠的純真本性融合木料的自然紋理來制作樂器,這也許就是你們說它鬼斧神工的原因吧!” 


每當人們討論“魯班精神”時,我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《莊子》中的這個故事,其實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這“技近乎道”的文化源流,魯班發明的各種仿生機械、張衡的地動儀、諸葛亮的木牛流馬…… 


动漫av纯肉无码免费播放网站|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|男人j进女人p高潮免费视频软件|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99野外系列